坚持大运惠民,释放更多“体育+”红利
来源: 腾讯网
2023-08-08 15:22:11

作者:林阳

8月8日,成都大运会将落下帷幕。回首12天的赛程,运动员们在高标准的运动场地展开竞技比拼,频频打破纪录;而在赛后,这些场馆与设施将融入城市,继续服务更多市民。


(资料图)

自大运会筹备之初,“惠民”就是各项规划的关键。从体育设施建设到城市场景更新,从体育观念深入到体育产业蓬勃发展……大运会已结束,但它留给广大民众的“大运遗产”将持续释放澎湃动能,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体验大运成果。

用好场馆,“大运遗产”服务群众

对成都而言,大运会不只是一场体育盛会,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。如何通过一届赛事赋能城市发展,让体育红利覆盖更多民众,让运动理念持续传递,显然有着更重要的意义,而成都已经书写了自己的答案。

在宏观规划中,成都于2021年发布《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》,宣布将开展五大惠民行动;成都市体育局2022年发布《大运场馆“一场(馆)一策”惠民开放清单》,推动大运惠民落到实处;在新建和改建场馆时,有关方面尽可能考虑地区均衡性,保证未来所有市民都能就近使用……

成都大运会温江赛区比赛项目场馆 宋兵供图

在具体实践里,东安湖体育公园、凤凰山体育公园、四川省体育馆等部分区域和项目免费或低收费面向公众开放;“探馆日”“健身日”“赛事日”“共享日”活动相继推出,激发民众的健身热情;大运村设置在成都大学内,赛后直接由大学生使用。

“大运惠民、共享办赛”,规划中的惠民举措一一得到落实,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,让群众共享办赛实惠,收获满满的幸福感。据统计,仅在2022年这些赛事场馆就面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、服务群众超过509万人次,举办各类赛事727项。一系列举措不仅更提高了场馆综合利用率,使这些体育设施持续发挥价值,更唤起了民众的健身热情。

办赛营城,家门口实现健身运动

既要办好比赛,更要营城惠民。借由大运会,成都努力改造城市空间,积极打造运动场景,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发生着变化——

《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》发布,“15分钟健身圈”不断构建完善,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科学锻炼;公园绿地、城市剩余空间得到充分运用、改造,5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、100个社区运动角和200个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将在今年实现;2022年底,成都共有体育场地设施6.41万个,已建成5000多公里天府绿道、植入体育设施1700多处,去年举办了全民健身活动6000场次。

兴隆湖畔不仅聚集了众多顶尖科技创新团队,还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成都日报供图

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滑滑板、玩飞盘,在天府绿道骑车、夜跑,在公园绿地放松身心,在社区运动角强身健体……运动场景已经深深嵌入成都的大区域和小角落,一块块运动空间拼接成大运惠民的图景。随着大运效应持续释放,运动已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,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除了场馆惠民,一系列赛事活动也营造了城市的运动氛围。诸如“天府绿道健康行”“社区运动节”、成都市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、第七届老年人运动会、“体育之光”走进“百城千乡万村·社区”,与体育相关的主题、赛事、活动不断,走入社区、走近百姓,以活动激发运动热情,在运动中传递健康理念。

场馆、设施、赛事、活动的完美呼应,推动实现了城市体育空间与全民运动的“双向奔赴”,在充分落实体育惠民的宗旨的同时,更带给这座城市向前奔跑的活力。

产业发展,赛会经济持续发力

大运会落幕,而这场体育盛会带来的“大运效应”才刚刚显现。

除了大运会,2023年成都还将举办包括世界体育舞蹈节、“熊猫杯”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等国际性赛事20多项,国内赛事近60项;未来几年内,包括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、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内,一系列高水平赛事将先后在成都举办。

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沙排项目 沈晓帅供图

高水平赛事不断落户成都,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“建设世界赛事名城”的惠民成果,同时激活了这座城市的细胞,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
以办赛为引领,成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,市民体育消费能力不断提高。2021年,成都居民体育消费额达500亿元,一大批年轻化、细分化的体育消费场景和地标涌现;2022年,成都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;今年,成都体育消费仍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。

用好大运遗产,坚持大运惠民,让全民健身与城市经济发展、生态环境、文明治理不断融合,释放更多“体育+”红利。(林阳)

来源:光明网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北京丰台又添15片全民健身场地,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
上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阅读